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huangrick2006的博客

黄志涛的博客,杂谈,教育,插队经历,美食。内容丰富,欢迎来访,发表意见,交个朋友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(原创)当上海腔调遭遇贵州风格时  

2012-07-17 16:50:28|  分类: 游记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当上海腔调遭遇贵州风格时---观念的冲突

我们一行四个上海人,登上列车,出发去贵州旅游。在硬卧车厢,遇到两个到贵州搞社会调查的上海某高校研究生。在交谈中得知,他们要去黔东南的黎平,那是侗族人的家乡。但是,他们的车票是买到贵阳的。作为曾经在贵州生活了十几年的人,我建议他们不妨提前在凯里下车。一则是列车晚点,他们到贵阳将是晚上九点了,而到达凯里只有六点;二则是凯里离开黎平也比较近一点,何必舍近求远呢?他们认为我说得有理,但是担心在凯里是否容易找到宾馆。我们正好在凯里下车,有我的学生来接站,并送我们到宾馆。于是我打电话找到学生,帮他们联系,和我们住在同一个宾馆。

我和这些学生,已经有35年没见面了!重逢是一件大事,当晚他们要为我们接风,地点定在著名的“亮欢寨”,吃的是闻名全国的“凯里酸汤鱼”。也巧了,正当我们走出宾馆大门时,这两个研究生也要出门,大家就热情打招呼。不料,我的学生看见我们认识,便不由分说,硬要拉他们两人一起吃晚饭。这个举动,让我的两位同行的同事和这两位研究生大感意外!当然,这两个小伙子一个劲地推辞,可是办不到。于是就不得不随我们驱车到了亮欢寨,品尝了凯里酸汤鱼,苗家糯米饭等美味佳肴,还经历仅仅在电视上看见的苗家姑娘大声唱歌,热情敬酒的款待。弄得他们受宠若惊,但也很困惑。我相信,这无疑是他们搞社会调查的一个好项目吧。

这使我想起几年前,我们一家在贵州遇到的另一件事情。我女儿到乡间一户农家上厕所,这家只有一个老婆婆在家。她上完洗手间出来后,正要谢谢老人家并道别时,不料老婆婆竟然热情招呼我女儿这个素不相识的人来喝茶,还带她参观她的家,邀请她来住宿、吃饭。这让我女儿倍感惊讶!原来贵州人竟是那样的啊!其实,何止如此。我去年到三都水族自治县过水族的“卯节”时,让我这个“老贵州”都大感意外。我随学生到寨子里一家吃饭时,发现这家居然在家里摆了十几张餐桌。凡是来的人都是客,不管认识不认识,来了就坐下吃饭喝酒,吃饱喝足后就走路。据了解,这个节过下来,他们酒席摆了100多桌,花费2万多元!他们图什么?听说图的是光彩。哪家来的人越多,主人就越感到有面子!仅此而已。

我的学生还告诉我说,他们早餐一般是到外面吃一碗米粉。等到吃完付款时,却发现有熟人已经提前为自己买单了。这里的人,凡是见到朋友,他们总是马上邀请来一起吃粉,一并付款的。这样的习惯,上海人是没有的。

我还听说过一件事。说的是一个上海人请一个贵州朋友来吃饭,但是在提前电话联系中,得知这个贵州朋友要带上几个他的朋友共同赴宴时,觉得对方的做法实在太离谱,太自说自话了,于是就临时找了个借口,说自己有事,改日再请。弄得这个贵州人十分尴尬,狼狈不堪,认为对方太不够朋友了,于是断交了事。

有人这么说上海人:上海人的原则是自己不占别人的便宜,也不轻易让别人占自己的便宜。大家客客气气,但是分得清清爽爽,“亲兄弟也要明算账”,凡花钱就来AA制,这样大家心里没有负担。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,以这样的腔调行事,已经成为习惯,不会造成任何误解和不快,所以相当合理,无可厚非。

我虽说在贵州生活了十几年的时间,但还是不能说很了解贵州人的风格。根据以上的事例,可以看出,在越是偏远的地区,民风越是淳朴。他们的待客之道,也许奉行的是来者皆是客的原则。但如果把他们的习惯搬到大城市,恐怕是行不通的。而反过来,把上海的腔调搬到贵州去,什么都是AA制,也同样行不通。于是,当上海人来到贵州,就很可能出问题,遭遇困惑,双方之间的误解可能导致矛盾的产生。

那么,怎么办呢?我想,大家都知道“入乡随俗”的道理吧。上海人到贵州,也许要考虑到贵州人的行事风格。应该给对方机会来表现自己的好客,不可轻易拒绝对方的好意,坚持用上海的观念办事,则必然会产生不愉快的结果。那么贵州人到上海呢,当然也得考虑上海人的生活习惯。

总之,如果大家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,充分考虑对方长久以来形成的处事风格,那就什么矛盾也不会发生了。否则,尽管双方都有良好的意愿,因为根深蒂固的不同行为风格,依然可能闹出误解来的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757)| 评论(77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