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huangrick2006的博客

黄志涛的博客,杂谈,教育,插队经历,美食。内容丰富,欢迎来访,发表意见,交个朋友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(原创)玩乐VS工作--长假综合症的思考  

2013-02-16 23:09:39|  分类: 杂谈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

玩乐 VS 工作 —长假综合症的思考

    长假综合症,已经不是什么新东西了,热议已久。不可否认,在长假过后,许多重回工作岗位的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:在节后的两三天内,上班的工作效率很低,久久不能进入状态,心情烦躁、精力难以集中、萎靡不振、无精打采,甚至身心乏力,并有头疼、疲劳、胃口不佳、失眠、瞌睡等种种不适,有的甚至还伴有抑郁、失落、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反应,这就是所谓的“长假综合症”。至于原因,主要是因为长假期间娱乐过度,身体没有充分休息的时间,人体生物钟被打乱,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。进入正常生活状态时,生物钟调节不过来,松弛下来的“弦”一时适应不了紧张繁忙的工作,因而产生这种种症状。

    但是真的好奇怪,在我看来,似乎在十来年之前,并没有听说过什么长假综合症。我们这一辈人,也没有受到它的困扰。想起来,原因大概有两条:一,我们那时基本没有长假。周末只有一天休息(也许根本不能休息,干家务更忙。);即使过春节也不过休三天而已,三天根本称不上长假。只有在学校工作的教师,有寒、暑假,那倒是长假,但没有代表性。二,我们那时特别注重爱岗敬业,工作第一。放假的目的,无非就是让人能够更好的工作。所以大家一心想着要以最佳的状态,在放假一结束就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。有这样的精神,长假综合症还有生存的空间吗?

    由此看来,就引出了一个命题:到底是“玩乐为了工作”,还是“工作为了玩乐”?或者说,还有一个更原始的命题: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?

    人要活着,先得养活自己。组建家庭后,还得为全家提供生活资料。这就是说,人得为自己的生存负责任,还得为家庭的生存负责任。另外,人既然生活在社会中,还得为社会负责任。这说到底,其实也是为自己负责任的一部分吧。所以,人首先必须工作,而不是吃喝玩乐。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,工作当然要认真做好,而绝不是“混”的。按照正常的逻辑,工作好的人,必然有充裕的生活资料,那就是“劳动致富”,本该如此,非常合理。这样,他就有了玩乐的“本钱”。不过,对于一个负责任的人来说,玩乐不是目的。玩乐可以使人得到放松,获得精神的享受,维持良好的状态,以便于更好的工作,同时也使自己具有更长久的玩乐的保障。这就是“玩乐为了工作”的说明。我们这一辈人,基本都是那样想的。所以,爱岗敬业被看成是好品德,是人人必须努力的方向。

    可惜,这样的好品德,却被滥用了。比如,那时时髦的口号是:“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,D把你拧在哪里,你就要在那里发光发热!”“听D的话,一切听从D安排!”“D指向哪里,我们就打到哪里!”这些口号的实质,是个人失去了自我,完全没有选择的余地。人变成了螺丝钉,只需要服从,没有思想。爱岗敬业其实是有前提的。爱什么岗,敬什么业,个人应该有选择权,决定权。否则,一切无从谈起。只要服从,本身就是对爱岗敬业的极大扭曲。这扭曲,便造成了思想的混乱。爱岗敬业变成了空洞的口号,喊得震天响,但却没有实际意义了。

    到了“说一套,做一套”盛行的今天,情况更加严重。如今,好像连“爱岗敬业”的口号都不敢提了,大概是因为信仰的缺失吧?谁还爱岗、谁还敬业啊?不爱岗、不敬业,倒好像是“可以理解”的,甚至到了“理所当然”的地步了!工作被普遍看成是“负担”,“痛苦”,“讨厌而不得不勉强对付的事情”,“看在赚几张票子的份上干一下”之类的概念。如果持有这样的想法,那么当然就特别盼望着能够放假,最好是长假,越长越好了。放假的前几天,工作就没有多少效率了,因为得好好盘算怎么才能“最充分利用”这个假期吧。一旦假期开始,便拼命吃喝玩乐,以为这样才能弥补在长期工作中遭受的辛苦,痛苦,屈辱和疲劳。在假期结束前,还得来个“最后的疯狂”,直至筋疲力尽才罢。这么干,当然“长假综合症”就横空出世了。于是,也就越加感到痛苦和压抑。这个病内科医生能治么?不能。心理医生有办法吗?没有。那么是“不治之症”么?倒也不是。想一想,既然问题出在思想上,只要把扭曲的思想恢复正常,这个病就自然消失了。

    本田公司创办人宗一郎的口头禅,是“为了玩乐而工作”。他非常喜欢发明创造,那就是他的玩乐。但是这个玩乐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充分进行,那是碰巧了,他的企业获得巨大成功。但是宗一郎的确也曾经是沉溺于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,他如果没有“玩乐发明”的天才,最多只是个寄生虫而已。维珍的总裁理查德·布兰森将工作本身视为一种乐趣。也许他真的感到工作就是玩乐,两者达到了完美的融合和统一,他实在是太幸运了。因为像他那样的情况,毕竟不多。这些特例,并不具有普遍性。对于一般人来说,没有什么说服力的。

    一个不喜欢学校的学生,成为优秀学生的可能性是不大的。同样,一个讨厌工作的人,能够做好工作,大概也比较难。工作一团糟,只想着吃喝玩乐,那么玩乐的资本将很快耗尽。常常有人感到困惑:上大学到底是优先考虑今后的工作,还是优先照顾个人的兴趣爱好?我是个俗人,不相信专家的指导。我以为,人得先安身立命,找到一个能够获得优厚报酬的工作(找到符合自己兴趣的工作机会过于渺茫),才能生存,照顾家人,报答父母,回馈社会。然后,你就有资本来追求自己的兴趣了。而不是反过来。你拥有很好的工作,你知道自己没有权利不认真做好工作,因为这是一切其它的根本。当你做出成绩来时,你也许会因此而喜欢你的工作,是完全可能的(好像是先结婚,后恋爱一般。)。把工作和个人兴趣分开,事情会比较容易一些。如果你硬要不顾一切来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,除非你是天才(即使如此,你的生活也不会容易,是肯定的。天才常常如此。),否则结局不会乐观。

    玩乐为了工作,但工作不是为了玩乐,而是给你提供玩乐的可能和能力。人活在世上可以吃喝玩乐,但不能为了吃喝玩乐而活着。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505)| 评论(43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